官方微信:gwzcsy


招生热线:400-8366670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关于我们
围观“思·达”新课堂改革!语文课原来还能这样上
来源: | 作者:gwzcsyxb | 发布时间: 2023-03-07 | 34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语文公开课


游刃三尺展风采

观摩研讨促成长

CHINESE OPEN CLASS

小学部思·达新课堂改革系列之课堂篇



聚焦“读思达”教学法

探索高效课堂!



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精神,我校小学部在余文森教授“读思达”理论体系的指导下,“思·达”新课堂改革从科组内部正式推向全校拉开了“思·达”新课堂改革的帷幕。




>> 序曲



首场全校“思·达”新课堂展示由魏艳杰老师、林凤源老师和徐满霞老师组成的“教师三人组”着手进行。林凤源老师

负责讲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。



魏艳杰老师

负责上课。



徐满霞老师

负责课后评课。

经过反复商量讨论后,“教师三人组”定下了《千人糕》这篇课文。


三位老师对该篇课文进行深入讨论,反复打磨。近期,这堂让人万分期待的公开课终于在三号报告厅亮相了!




>> 开讲啦!



林凤源老师:教学设计讲解


课前,林凤源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设计讲解,锚定了本课堂各个阶段的重点。



魏艳杰老师:上课进行时


林老师讲解完后,魏老师开始授课。她以“读、思、达”教学法为指导,以“预学案、探学案、研学案”三案为教学抓手,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、以学定教,把课堂还给学生,让学习在课堂中真实发生。

 

课堂上,魏老师先用了两个有趣的小游戏检测孩子预学案预习字词的成果,从现场孩子们的反应来看,孩子们都预习得非常好,现场孩子们都热情高涨。

 

积极

互动

图片


魏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,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,去理解文中孩子好奇“千人糕为什么叫千人糕”到最后恍然大悟的过程。真正做到了“以学定教”,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。

 

随着课堂的自然生成,也充分暴露了学生的思维,魏老师因势利导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


在讨论充分后,小组进行展示交流。展示时,小组成员利用学具把自己组讨论的思路贴在黑板上,让小组思维可视化


展示的同学自信阳光、思维清晰;台下的同学倾听仔细、互动有序。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!

 

最后,魏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米糕,让孩子边品尝米糕边观看米糕的制作过程:从开始播种稻子一直到收割,最后给大米“脱皮”成了口中的米糕。


孩子们都发出了感叹——“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!”可以看出从这篇课文,他们真正懂得了要学会合作,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。




>> 精彩点评




老师点评





01 徐满霞老师


魏老师的课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实际进行设计,以“思·达”课堂理论为依据,以”三案”为抓手。课堂设计充分重视孩子的文化认识,重视孩子学法指导,重视孩子的小组合作。在课上也善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,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激情,超出了我们当初小组对本节课的设想和预期。




02 李小慧老师



魏老师对课堂的把控,学生的小组合作以及孩子的课堂常规训练都做的非常好。有一个小小的建议:“千人糕”是特别的也是不特别的,特别在它是用很多很多人一起制作的,不特别是所有的米糕都是这样的,如果用这个来进行导入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。




03 游莎老师


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,更要运用到生活中,今天魏老师做到了,而且做得很好。她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去理解什么是“好奇”、“特别”的两个意思怎样进行区分等,这点值得我们大家都学习。




04 邓红梅老师


听了魏老师的课,我觉得收获很大,魏老师很善于启发孩子,让孩子自己贴板书,把他们小组的思维可视化,这点真不错,值得我学习。




校领导点评





01崔海友校长


崔校说,“教学不单单只是教学,教学和德育是融合在一起的。”


崔校从教学目标的设计、新课标的“大单元”备课、小组活动时老师如何指导、孩子如何讨论以及小组汇报时孩子的站姿、表情等进行展开点评,在场的老师都频频点头。


02王洛磊副校长


首先,魏老师班级的孩子常规非常好,坐姿很端正,讲礼貌,小组合作也是非常成熟,我对我们“思·达”新课堂充满了信心。


其次,魏老师选择用游戏来测试孩子预习的效果,充分调动了孩子上课的积极性。课堂上善于引导孩子,小组汇报、学生课堂语言训练成效显著。从预学案到探学案再到研学案,环环相扣,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。



最后,我相信通过魏老师的这节示范课,一定给我们所有老师都理清了思路,我有信心我们的“思·达新课堂”一定能成效显著!





小结



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。


我校将继续开展“思·达新课堂”观摩课教学活动,不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赋能,相信每一次的教研历练,都能让教师们迅速成长,一路耕耘迎芬芳!


官方微信

广州理工实验学校

电话:400-8366670

邮箱:admin@gzisths.com

地址: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团结山口路169号(镇龙地铁站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