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的情绪失控了吗
家长朋友是否出现过如下情形:
与孩子沟通不畅就大声嚷嚷;
工作压力、身体疲惫对孩子没耐心;
孩子脾气大缺乏应对方法;
夫妻教育孩子意见不一致,相互指责抱怨;
……
那么你很可能无形中成为了情绪的“奴隶”,
被情绪控制!

身处这样的家庭氛围中,孩子不可避免地深受影响,尤其是家长不恰当的情感表达,以不当的愤怒情绪解决自己的担心和焦虑,长期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。
1 情绪测试
Emotional Assessment

你是一个情绪健康向上的人吗?跟随杨梅老师先做个“体检”吧!
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上打分:没有0分;轻度1分;中地2分;严重3分。
1、你是否一直感觉到伤心或者悲哀?
2、你是否感觉到前景很渺茫?
3、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是一个失败者?
4、你是否觉得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?
5、你是否对任何事情都自责?
6、你是否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?
7、这段时间你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的状态?
8、你对事业、家庭、爱好、或朋友是否已经丧失了兴趣?
9、你是否感觉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无动力?
10、你是否认为自己已经衰老或者失去了魅力?
11、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?或情不自禁地暴饮暴食?
12、你是否患有失眠症?或整天感觉到体力不支、昏昏欲睡?
13、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爱的兴趣?
14、你是否经常胡思乱想担心自己的健康?
15、你是否认为生存没有价值,或生不如死?
伯恩斯忧郁症清单(BDC)
自测答案
0-4分 没有抑郁症;
5-10分 偶尔有抑郁的情绪,很正常;
11-20分 有轻度抑郁;
21~~~30分 有中度抑郁症;
31-45分 有严重抑郁症并需要立即治疗
杨梅老师详细的自测答案讲解,可以扫描上面的二维码,随时进入课程录播继续学习哦(首图)!
在知晓自身情绪现状后,杨梅老师一步步带我们揭开情绪的真相。

2 情绪与健康
Emotion and Health
中国文字博大精深,一个“怒”字道出情绪与健康的真谛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载,怒伤肝、喜伤心、忧伤肺、思伤脾、恐伤肾。
无法管理好情绪的人,将成为自己心的奴隶,伤心伤身。
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,七情六欲,人皆有之,正常的精神活动,对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。但过度的消极情绪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,引起人体内阴阳失衡,从而引发疾病。
因此,想要拥有一个好身体,就要想办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学习情绪调整技术。
3 情绪的真相
Emotional Truth

“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”。——康德
愤怒的根本原因是自己无法顺利解决问题,进而产生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感。

人的情绪无处不在。
情绪正如一个信差,
其中每一封信都来自我们的内心深处,
包含着我们内心重要的需求。
我们要做的是看见它、接纳它、探索它,
了解它背后隐藏着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。
杨梅老师列举各个日常事例,
形象地把“发怒行为”比喻成“下跪行为”。
生气指责,
其实是对方内心在向你下跪祈求,
请你帮助他解决问题或需求!

情绪背后真实需求
场景一:夫妻相互指责抱怨
双方内心OS:“求你了相信我吧,按照我说的做吧!”
场景二:家长“咆哮式”辅导孩子
家长内心OS:“求你了宝宝,认真写作业吧,别闹了学习吧!”
场景三:亲子沟通不畅而吵架
孩子内心OS:“求你了爸妈,好好听听我说话吧,给我想要的体谅与爱吧!”
家长内心OS:“求你了孩子,好好和我聊聊吧,听话乖点吧!”
知晓情绪的真相后,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愤怒与指责时,就能更淡然处之。
心怀慈悲,看到对方内心潜藏的需求,进而理解他人,帮助他人,从而更好地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!
慈悲地应对tips
淡定地面对别人的愤怒,提升沟通与表达的智慧,尽量避免别人给自己“下跪” ;
保持自我情绪的稳定后再来与对方沟通;
直接说出自己的脆弱和情感需求而不是歇斯底里地发泄情绪
4 情绪调整技术
Emotion Adjustment Technology
家长情绪稳定平和,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,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必要的前提和基础。通过学习家庭教育技术,家长赢在情绪管理的起跑线,孩子才能赢在人生的起跑线!
家长的言谈举止、情绪心态都会从日常点滴中无形渗透给孩子,假如把家庭比喻成复印机,那么父母是原稿,孩子就是复印件,是父母的缩影。

“保持健康快乐的生活节奏”
工作再忙,家务再繁琐,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保持正常的作息和生活节奏,最好是全家总动员,每周尽可能保证一到两次“亲子快乐活动”,例如一起运动、看喜剧片、画画等等创造性的游戏和活动,保持快乐感,传递快乐荷尔蒙。

“接纳+敬畏+理解=家庭幸福”
转变心态,接纳当下的孩子,敬畏孩子的成长规律,理解孩子的真实处境。与孩子的相处,父母要放下身段,以平等的身份像朋友那样走进孩子内心,当和孩子成为朋友,和孩子像以前那样心贴心,才会有更大的快乐!
情绪管理,是为人父母特别重要的一课,也是终身学习、不断修炼的重要内容。家长保持平稳的情绪,才有力量去稳定孩子的情绪,更好地陪伴支持孩子,为孩子撑起一把关爱与安全的天空。